• 2021全国两会
  • 2020全国两会
  •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诞辰140周年书法展在温州半山筑园美术馆开幕
  • 2019全国两会

带上“大数据”交通管理将不再“摸象”



时间:2015年03月09日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人民政协报3月9日电(记者吴若岩)7日上午,在侨联与致公党进行界别联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提出用大数据整合交通资源缓解城市拥堵,得到在场委员普遍赞同。

  “现在各地采用的限号、限牌、限购等方法,看似减少了车辆的总量,但是,高峰期,该堵的路还是一堵再堵,通行速度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反而因为限号增加了城市车辆持有量,达不到限号效果。所以当前的种种措施并没有真正有效减少污染排放,畅通道路。”朱奕龙直言不讳。

  “交通系统好比是一只大象,传统的治理体系犹如盲人摸象。交管部门在不影响市民隐私的情况下,要了解这个城市有哪些人,为什么要从这里到那里,这些人都有哪些交通习惯。不仅要睁开眼睛看这头大象,而且要从解剖学上全面了解这头大象,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朱奕龙的比喻非常形象。他认为,从交通需求入手,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车辆的问题,还包括行人、企业单位、气候、商业活动、公共事件驱动等多方面因素。

  朱奕龙建议,对重点路段进行全路段覆盖的数据采集,结合大数据系统对城市其他数据进行采集,形成交通大数据系统。这些大数据包括车辆及其驾驶人员的群体性特点;他们的交通需求从何而来?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变化?

  “交管部门可以通过这些大数据对交通事故、各种违章进行自动抓取,自动识别和处罚,降低对道路的非法占有。在统一执法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降低主动违规行为。”朱奕龙说。

 

 

 
(作者:人民政协报 编辑:wqq)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带上“大数据”交通管理将不再“摸象”]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