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全国两会
  • 2020全国两会
  •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诞辰140周年书法展在温州半山筑园美术馆开幕
  • 2019全国两会

寻梦之旅——第三届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周



时间:2011年06月04日信息来源:宁夏日报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宁夏人心中固守着一个梦。 
    这个梦,是“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是“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是不甘落后的成长“烦恼”。 
    无论是曙光初照的世纪之交,还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面对着一个孜孜求解几十年的考题:各省区加速奔跑,东西部差距日益拉大,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宁夏如何破题? 
    从负重拼搏中走来,向奋力跨越中驶去,深居内陆的宁夏用“不走寻常路”的胆识智慧,写下响亮的两个大字:开放! 
    思路笃定,“内陆经济开放试验区”在立足实际、突破创新的经纬中喷薄而出。中阿经贸论坛,沿黄经济区,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周……一个又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手笔,成为寻梦之旅中环环相扣的“多部曲”。 
    从塞上江南到东方之珠,宁夏与香港在一次次的深度对话中发现彼此 
    2011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周会务手册的封面有一个罗盘。罗盘最核心的两枚指针分别指向西北和东南。 
    罗盘的角度映射出宁夏的开放路径。 
    在中国区域经济的舞台上,伴随着西部板块的日益崛起,宁夏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外企业投资宁夏的热度持续升温。这片蕴藏着后发能量的黄土地上,“十二五”的恢弘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沿黄经济区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8个主体功能区之一,上升为国家战略。中阿经贸论坛的举办,让宁夏成为中国内陆直接对话世界穆斯林国家的最好平台。恰逢“十二五”开局之年,伴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宁夏以丰富的资源优势,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不二选择,成为内外资涌入的洼地、多种产业发展的高地。这些立足于时代大背景下的路径设计,让宁夏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内在支点和外在动力。 
    抢滩香港,是宁夏寻梦之旅的一个切入点。 
    从塞上江南到东方之珠,宁夏与香港在一次次的深度对话中发现彼此。 
    隔岸凝望,香港的企业家发现,宁夏是他们观察西北内陆的重要窗口,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平台;宁夏的企业家发现,香港是他们进军海外市场的最佳跳板,是借此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的最快捷径。 
    走进香港,拉近了宁夏与世界的距离。融入这个舞台,宁夏可以更好完善自己,在世界大舞台上完成更新换代和版本升级。 
    借助香港这扇窗,宁夏真诚邀约世界各地共谋发展的合作伙伴;向世界展示西北内陆的发展速度与开放胸怀。 
    从2006年到2011年,跨越六个年头的故事搭成一座通往香港的“桥” 
    宁夏人走向香港、走向开放的道路不乏艰辛。很多时候,招商引资并非一蹴而就。很多意向性的协议只是停留在纸上的生冷文字,如何让文字变成种子落地开花结果,这个过程需要漫长工夫。 
    自治区招商局局长王静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8年,法国酩悦轩尼诗公司相中了宁夏贺兰山东麓的酿酒葡萄,与宁夏签订了一份意向性协议。为了让这份协议落地,宁夏招商局与酩悦轩尼诗公司进行了数十次对接,跟着轩尼诗公司三上山东烟台、五进河北昌黎,几乎比对了中国境内所有酿酒葡萄的产地。经过三年的长线跟踪,最终换来了2011年轩尼诗公司在宁夏投资办厂。  
    中国侨联副主席、宁夏侨联主席朱奕龙全程参与了三届宁港经贸周的举办。他向记者描述了三次赴港的细微变化。 2006年首届宁港经贸周的时候,香港人之于宁夏的概念只是停留在地图上的一个点,言语间有着明显的疏离与陌生。 2009年第二届宁港经贸活动周之前,朱奕龙恳请全国侨联向所有在港的常委、委员、顾问发出邀请函,通过侨界名流的影响力宣传宁夏、密切关系、促进合作。很多宁夏人通过不同渠道与香港政界、商界对接。这一年,香港人开始对宁夏张望打量。 今年活动周,宁夏人的香港朋友明显多起来。不少去过宁夏的香港人主动诉说着宁夏的美丽与神奇,诉说着宁夏的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前来参展的人数是前两届的数倍。香港的地铁两侧、各大媒体在活动周期间,用文字和图片大篇幅地报道宁夏发展的日新月异。 六年间,有太多像朱奕龙这样的宁夏人穿梭往来于南下北上的路上,与各大商会、各界人士对接洽谈,一次次真心诚意地登门拜访,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动员宣传,最终促成了香港与宁夏的彼此熟知,促成了一个个项目落户宁夏。 
    香港裕华国产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国春说,宁夏与香港之间的交流合作经历了由不认可到认可,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转变。原来的香港鲜见“宁字号”的产品,随着两地之间往来的日益密切,如今,宁夏的枸杞和大米已经遍布裕华百货在香港的所有连锁店。
    一个一个的人组成了一座宁夏通往香港的坚实“桥梁”,借助于这座桥梁的支撑,宁夏的开放之梦长出了腾飞的翅膀。
    从2006年到2011年,跨越六个年头的故事如一项庞杂浩繁的工程,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切感受到其中的艰辛,才能更深体会到开放的真义。
    原谅我们的笔墨只能记录这项工程的“冰山一角”,在宁夏前进的铿锵脚步中,留下太多人的奔走与心血,祝福与期盼。
    1090.21亿元!成绩单上凝聚着世界各地投资者对宁夏经济发展的信心与期待,折射出宁夏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光明前景
    时隔两年,宁夏人再度赴港,多了自信与从容。这一次,宁夏的行囊里装满了81个“待嫁”的合作项目,涉及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商贸服务、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及深加工、旅游和轻工食品医药7大类,总投资超千亿元,达到1090.21亿元。
    在层层筛选中“突围”的142家企业围绕新材料、纺织服装、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工艺制品、清真食品9大类展示800余种名优特新商品,集中展示宁夏企业的新形象。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推介会,2011中阿论坛推介会,中国(宁夏)葡萄酒暨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推介会,三场推介活动从不同角度书写宁夏的美好明天。
    宁夏主动与过去陈旧粗放的招商引资方式挥手作别。与以往相比,招商引资不再仅仅注重数字上的繁荣,更关注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贴着绿色、低碳、环保标签的项目占据了“半壁河山”,“五优一新”项目成为签约册中的“主角儿”。
    活动周期间,各种参观、推介、拜会活动环环相接、紧张有序,频频将宁夏人脚底生风的节奏,改革发展的迫切愿望,传递到这片紫荆盛开的土地上。
    行动上早一步,源于理念上高一筹。从最初的蹒跚懵懂走向今天的稳健成熟,宁夏赴港招商有了质的飞跃
    在各省区赴港淘金的招商大军中,宁夏醒得还不晚。上个世纪90年代,宁夏就有了与香港的合作交流。2006年,第一支高规格的宁夏政府代表团南下招商就收获了118.5亿元的“订单”。2009年,宁夏人再度出击,签约资金达到853亿元,改写了宁夏在港招商的历史。2011年,宁夏更是将超过千亿元的签约资金收入囊中。
    这些,都是宁夏寻梦之旅的生动记载。
    成长的风华正茂来自于走向的不断滋养。从最初的蹒跚懵懂走向今天的稳健成熟,宁夏赴港招商有了质的飞跃。走出去带给宁夏的变化不仅仅是视野上的开阔,更有观念上的转变。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香港活动周的最大意义在于向世界传递宁夏声音。香港这片热土给宁夏带来历史性机遇,有利于宁夏更高频率地进入世人的视野,更深层次地融入世界。”
    “十二五”期间,宁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达到1.5万亿元,招商引资必须完成8千亿元。这个目标就像无形的鞭策,让宁夏人奋斗不辍。
    “走出去,引进来”正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宁夏要发展,除了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外,必须借船出海,借力腾飞,走出一条汗水型向智慧型过渡的全新发展模式,以大开放、大合作促进大发展。
    站在香港,宁夏人看到了大海。维多利亚港如潮涌动的海岸线上,一波海浪卷上沙滩又迅疾退下,孕育着更大的势能再次袭来!在这里,新的投资、发展机遇正悄然孕育。
    宁夏,汇入大海!
 
(作者:连小芳 李冬梅 编辑:zlp)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寻梦之旅——第三届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周]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