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3月5日变为365天——驻宁全国政协委员热议雷锋精神
华兴时报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蔺 津 赵婵莉 任 欢) 3月5日,“学雷锋”日,又正值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本报记者专访了几位驻宁全国政协委员,听听他们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与看法。采访中,委员们普遍认为: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时期“学雷锋”活动应该常态化,把3月5日变为365天;
学雷锋活动应更加注重实效,以体制机制保障“学雷锋”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
“学雷锋不是喊口号,而应是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全国政协委员冯炯华说,在当今社会,“学雷锋”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我们一定要用心去学,要用自己的实践去践行雷锋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安纯人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正是伴随着“学雷锋”成长的,所以感触颇深。当下正在建设的社会公共道德价值体系,从“学雷锋”抓起是很有意义的。事实上,“学雷锋”不见得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天长日久,也能积小善成大善。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一提起“学雷锋”就很自然地唱起了这首歌。她说,雷锋精神最主要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活着就是为了别人更幸福,我活着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她觉得雷锋精神的表现之一就是:言行一致、不图名利,而且始终如一。雷锋精神应该永存人们心中。
戴秀英委员说,年轻一代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通过持续开展“学雷锋”活动,能从小培养孩子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年轻的“雷锋”们。
“不仅是在我们的国家,海外也普遍知道雷锋。”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说,做慈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雷锋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的,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又被赋予了更多、更广泛的含意。“学雷锋”不可能一个模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雷锋精神深入心中,总能对社会做出或大或小有益的事。
全国政协委员张守志说,一个社会需要共同价值来凝聚,雷锋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本质上包含着公民应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人文关爱和家国情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雷锋精神对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有重大价值,值得我们永远珍视。雷锋精神重要的一个现实意义在于,这是中华民族实现道德整合、精神整合非常重要的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