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在丽江考察调研
8月4日至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前往云南丽江调研考察当地文化保护及旅游开发情况。在实地走访了丽江古城、木府和束河古镇后,朱奕龙说,丽江作为一个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方,让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流连忘返,这一次亲身感受丽江独特的魅力,丽江的古镇老村落、田园风光、小桥流水的原生景观,民居建筑特色,以及文化传统、历史底蕴,令人印象深刻。
朱奕龙赞叹丽江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经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以文化遗产保护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变成享誉中外的世界级旅游文化名城,将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三顶世界级桂冠拥在怀中。
同时,他称赞丽江在保护丽江古城文化景观、促进旅游业与文化遗产协调发展方面,时刻具有紧迫感,并探索出了联合国公认的、属于全世界的“丽江模式”,为丽江软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稳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成功范例。尤其是近些年来,丽江古城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并在资金筹集、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文化产业发展和关注本土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经验,工作卓有成效,为全中国乃至世界古城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许多新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8月6日,朱奕龙在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主任米东生的的陪同下,前往丽江考察当地的文博事业。
在丽江市博物院,朱奕龙一行通过参观纳西象形文字,纳西族传统民族信仰,东巴祭祀以及祭祀所掌握的造纸、绘画、工艺制作、音乐、舞蹈等传统技艺,深入了解了有着千年历史的纳西族传统文化——东巴文化。
参观结束后,朱奕龙说,东巴文化既有大量原始宗教文化遗存,又表现出多种文化因素兼收并蓄的多元性,在社会、宗教、艺术等学科领域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灿烂的古代文化,是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东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保护传承是一件深远有意义的事,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东巴文化日渐消亡,因此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民族文化成为重中之重。
他表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融的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云南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而东巴文化又是云南民族文化中的标志性文化,丽江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文化与旅游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经济效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使东巴文化成为丽江永不退色的名片,让东巴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他对丽江市博物院在对东巴文化历史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展示等方面的出色工作给予肯定,并相信通过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博物院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丽江市博物院将会成为一座展示丽江市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的综合性博物馆。
据了解,丽江市博物院总占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其主要职责为收藏、整理、研究和宣传丽江境内历史文物、传承和弘扬地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考古、发掘、保护、管理丽江境内文物古迹等多重任务。丽江市博物院自成立以来,共收藏征集文物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共有325件,包括一级文物43件;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264件。在所征集的文物中包括2500多件纳西族东巴文物,是世界上收藏东巴文物类型最全最丰富的博物馆。(宁夏自治区侨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