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开放破土前行 双翼展翅蓄势腾飞
当内陆开放的音符在塞上大地唱响,伴着早春的暖阳,宁夏加快发展的足音愈发铿锵。
201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继《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之后,国家出台的又一个支持宁夏发展的关键文件。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正式设立,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开放试验区,全国第一个以整个省域为单位的试验区,也是全国第一个将《规划》与综合保税区同步批复的试验区。
承载着国家使命的宁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开放发展的大战略赋予宁夏更加精彩丰富的发展空间。
在北京,来自宁夏的全国政协委员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建言出力。
打造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大幕的拉开,让宁夏人民为之自豪,更为宁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对《规划》的批复,将给予宁夏66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以及加大对铁路、公路、民航和水利等项目中央投资力度,体现了国家赋予试验区先行先试引导作用。此外,《规划》中还包括建设银川综合保税区、国际健康城、银川至西安铁路、银川至北京、新疆及中东地区铁路通道、河东机场三期等77个项目。
如何才能牢牢把握好这一大机遇?如何能让地处内陆的宁夏实现真正的开放发展?宁夏做出了一个个诠释。
“顶层设计”为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
“
宁夏是内陆开放的“第一省区”。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将着力推进,将重点建立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内部工作推动机制,编制规划实施方案;高水平举办中阿博览会;建成银川综合保税区并封关运营;加大融资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工程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特色功能园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政策制度环境;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宁夏与世界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交流合作。
委员建言助力开放快发展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关系到宁夏的腾飞发展速度,饱含着宁夏600多万回汉群众的期盼,这让来自宁夏的全国政协委员在认真履职中为之积极献策出力。
在此次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在前期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或提交提案、或发言讨论,为宁夏“两区建设”争政策、找项目、促发展。
安纯人委员提交了《关于建议中央支持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提案》。“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构筑向西开放新平台,不仅有益于探索内陆地区开放开发新途径,而且对促进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等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安纯人说,“目前,宁夏还存在开放意识、政策条件等软实力不足,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民生保障水平较低,减贫任务艰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财政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他建议中央在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给予专项补助、加大对财力性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贷款和符合条件的清真食品等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贷款贴息力度,在税收、公债、政策性融资及其他配套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
“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事关宁夏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宁夏发展格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政协委员我有义务更加积极地参与进去,为之鼓与呼。”朱奕龙委员也十分关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此次参会他带来了5份相关提案,涉及试验区土地政策、投资体系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他建议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能源消费总量实施分类指导,放宽重点项目准入条件;建议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加大建设用地指标力度,支持探索开展征地改革试点,支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工作等。建议建立创业投资体系,支持人才引进和人员培训。建议在宁夏内陆型经济开放经济试验区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议加快宁夏金融市场开放,打造内陆开放的“资金池”。
据了解,“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成为驻宁全国政协委员此次参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他们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纷纷提出加快开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千里之外,一个个推动内陆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好方法”“金点子”,让地处西北的宁夏与“国家心脏”北京紧密地贴在了一起,共呼吸、同律动、求发展。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政协委员的履职建言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宁夏定会绽放开放之翼,腾飞于发展的碧空中。
转载自 3月5日 华兴时报
网友评论